近日,上汽集团表示,计划从2019年年底开始,通过自己设立在卢森堡的销售业务部门向欧洲大陆市场销售MG名爵品牌汽车。此前,MG名爵已于2011年重启了在英国市场的销售, 其2016年在英销量为4195辆。
MG名爵已经不是近期第一家想要进军欧美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了。此前,广汽传祺已经表示,计划于2019年年底左右进入北美市场;而被福田复活的宝沃汽车和吉利旗下新品牌领克则有意于两年内从德国开始打入欧洲市场。那么,这些车企为何希望走向欧美市场呢?他们的机会又在哪里?
执着欧美市场:追求品牌影响力
此前,也有一些中国品牌进入欧洲市场,然而,目前来看,总体并不成功。近年来,中国品牌每年总计在欧洲市场只能售出几千辆,其中大半还来自MG名爵品牌在英国的销量。在欧美市场并没有成功的历史,为什么中国品牌还是对欧美市场如此执着呢?
2017上海车展期间,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接受网易汽车专访时就明确表示:“要是不把品牌放到美国或欧洲,实际上造一辈子车也没什么价值,有价值的一定是全球认可的品牌。”虽然长城汽车已经在意大利市场拥有四位数的年销量,但魏建军对现状明显还不满足。
广汽乘用车副总经理肖勇在做客上海车展网易汽车访谈间时也谈到,从目前的世界市场格局可以看到,只有中国、北美、欧洲这三大市场拥有千万辆级市场规模,其他市场最大也不过两三百万辆。“要想在高端化方面有突破的话,一定要考虑这三大市场,否则你去一个年销量还不如中国一个省的国家,影响力和效益都不会太高。”肖勇表示。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中国市场已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后,品牌影响力成为阻碍中国品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想要清除障碍,就必须要让成熟的欧美市场认可自己。
所以,吉利、传祺等已在中国市场取得不错成绩的自主品牌,往上攀登的下一级台阶就是欧美市场。在欧美市场获得认可,中国品牌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获取更大的利益。
从未成功不代表毫无机会
此前,中国汽车品牌的海外市场以伊朗、拉美、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为主,单品牌单一海外市场的最高销量也不及很多自主品牌在华销量的零头。此前的阶段可以被称为国际化之路的1.0阶段。如今,中国品牌想要走向国际化之路的2.0阶段:打入欧美市场,并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虽然打入欧美市场面临的压力并不小,但也并非全无机会。
MG名爵、宝沃,这些被中国企业收购的老牌欧洲品牌,此前已在欧洲市场有了一定的品牌认知度,在品牌影响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只要产品能够符合法规要求,并拥有足够的竞争力,未来在欧洲市场也有一定的机会。
领克品牌则作为新成立的品牌,虽然母公司吉利在我国市场整体定位偏低,但领克与老牌欧洲豪华品牌沃尔沃同平台,品牌背书绝对是加分项。同时,领克品牌将推出全新的商业模式,成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优势条件。
作为即将打入欧美市场唯一的纯自主品牌,广汽传祺通过合作《变形金刚》电影、多次参加北美车展,已让产品得到了部分欧美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据广汽研究院院长王秋景介绍,已有多家美国经销商联系传祺,说明传祺品牌在美国市场已有一定的影响力。再加上,广汽传祺旗下高端SUV车型GS8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月销过万的成绩,也对广汽传祺的品牌力有所提升。
避免重蹈失败覆辙 产品力是关键
将产品投放到欧美市场并不是终点,能在这些市场站稳脚跟才称得上成功。这就需要足够的销量和利润支持了。那么,这些中国品牌到底有没有机会在欧美市场取得五位数甚至六位数的销量成绩呢?
不同的自主品牌其实有着自身不同的发展机会,能否将这些机会转化为销量,就需要看他们的产品力和推广手段了。
此前,也有不少中国品牌走入过欧美市场,但由于产品力问题,在欧美碰撞测试中成绩惨淡,安全和排放问题突出,给人低价低质的印象。还有一些品牌在安全碰撞测试取得较好成绩,但是在产品设计、品牌定位、推广营销等方面并未让欧美消费者满意。
不少先驱已经在走向国际成熟市场的过程中为后来者探过路了。他们的失败也是有价值的,至少能够方便后来者寻找当地消费者的需求,避免重蹈其覆辙。
随着中国品牌对产品设计和产品质量把控方面的重视、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在汽车上的搭载,可以说很多中国品牌的产品已不再是低质低价。在产品力达到2.0阶段后,再加上前人提供的宝贵经验,相信未来进入欧美市场的中国品牌能够获得部分消费者的认可,中国品牌也在向国际化之路的2.0阶段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