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亿欧元利润中国市场养活半个大众!国人对大众的谜之好感从何来?
汽车头条 发布于 | 2018-11-05
0
68

大众集团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排放门过后巨额的罚款对大众的现金储备造成严重的影响。大众集团在2018年退出勒芒、退出WRC等等高投入的赛车比赛,这表明大众开始更加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了。

  

精打细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事情还是要赚钱才对。只不过大众集团在2018年的利润表现整体呈现出的态势非常一般,前三季度大众集团的整体利润约为68.41亿欧元。但在此之中,中国市场的表现却非常强势,前三季度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获得了33.3亿欧元的利润,在车市寒冬的大环境下,同比增长了0.8%。说是中国消费者养活了半个大众集团都不为过。

  

大众是最早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国际车企之一,最早的桑塔纳成为了一代人不可磨灭的回忆。有持续突出的销量撑腰,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号召力也是数一数二的。眼光挑剔的中国消费者,为什么只青睐大众?市场环境潮起潮落,为什么只有大众能够始终保持强势?大众身上有哪些东西值得其他品牌学习?

【车知事】@歪歌——

观点一:大众的销量还能靠“信仰”支撑多久?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目前来看还没有答案。在我看来,大众需要好好答谢中国的消费者,光大众品牌车型,中国市场就撑起了半边天,大众全集团来看,中国消费者也支撑起超过一半的销量,无论你富贵贫贱,就算你双离合出大事、断轴,中国消费者依然爱你,这种把你当上帝的消费者哪里找?

  

【车知事】@Wang——

观点二:好品质成就好印象

作为最早进入国内的合资车企之一,大众完全是轻松的在消费者头脑里占据了主导地位,也在国内汽车行业中赢得了一个很好的口碑,消费者信赖它是因为大众懂中国消费者,如果在以前你会认为大众一般都是中年人开的车,但凭着对市场的敏锐度,大众也越来越年轻化,在消费者心里大众简直就是经济、耐用和实用的化身,拥有很大一批忠实拥趸,销量肯定也就不在话下了。

  

【绿牌上路】@小艾——

观点三:神车积淀好评,关键是未遭危机

国人对大众的青睐算得上信仰时间长的了,这一类人被称为“大众信徒”。这一切还是得归功于大众神车,老一代“普桑”带来的名气和影响,至今长盛不衰,“大众汽车”在老百信心里就代表豪车。除了入华时间的恰到好处,还得要感谢外资对手所遭遇的危机,就剩得德系车没被染上风波。

  

【绿牌上路】@夕夕——

观点四:大众有两大优势

大众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早,并且与国内数一数二的上汽、一汽合作,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公务用车都是奥迪、大众,出租车都是桑塔纳,借此抢占先机奠定了口碑基础。

  

加之大众在国内渠道分布广泛,有超过2000家经销商,这样庞大的销售渠道本身就是最好的品牌宣传。而且大众对经销商的装修、服务都有着细致严格的要求,展厅窗明几净,销售人员西装笔挺,能带给客户更好的感受。相比之下,差不多价位的车,当然更愿意选择在一个让自己舒服的环境里购买。

【言车有徐】@Cassie——

观点四:情怀和实力加成

国人钟爱大众汽车是有原因的。在以前,大众是皮实耐操的一种家用车形象,所以长时间口碑的积累也让大众的形象逐渐深入人心,大家想买车可能首先就会考虑大众。

  

而相比起韩系、日系、美系车,大众不管是机械素质还是整体质感都要好上一些。再加上大众可供选择的车型多,定价也比较合理,情怀与实力的加持,自然大众就脱颖而出了。

【言车有徐】@Felipe——

观点六:“这车比较高级”

大众比较高级,这虽然是一句调侃,但还是有它的道理的。在不少消费者眼中,大众就是比其他合资品牌高半阶档次的存在。

  

如此根深蒂固的观念,显然不是短短几年就能建成的。大众定位稍高的产品,驾驶起来的高级感很不错,整车的做工也很得体,这是大众的优势。大众自始至终都非常明白中国消费者想要什么,创造了销量神话的朗逸就是最好的例子。这台车便宜、看着大气、空间宽敞、品牌还很有面子,这就是最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车子。另外,这33亿欧元的利润,肯定是一台车一台车积累起来的。大众产品的价格也要稍高于同级别其他合资车,大众的品牌溢价能力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