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半年财报尽显“马太效应”,吉利愈强、海马愈弱
汽车头条 发布于 | 2018-07-17
0
70

    经过7月初的一轮销量大战后,新一轮的半年“财技”比拼速速拉开了帷幕,近段时间,不少自主品牌先后披露了自己的上半年财报预告。

    各个品牌的年中财报预告数据显示,自主品牌终究也逃不过“马太效应”的魔咒,各个品牌间已经拉开了不小的差距。强者愈强,弱者愈若的趋势下,领先者的发展前景似乎更为广阔。那么,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落后者还有多大的机会实现反超?

    战略应考市场之变

    若要评选出上半年自主品牌车市表现最佳的车企,吉利无疑是当之无愧的选手之一。据吉利公布的正面盈利预告,吉利上半年净利润达到43.4亿,同比增长50%。

    公告显示,吉利上半年净利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整体销量增加以及产品组合改善所致。从销量数据来看,吉利6月销量128449辆,同比增长45%,吉利汽车上半年总销量766630辆,同比增长44%,已完成年终目标158万辆的将近一半。

财报,自主车企财报,吉利财报,海马财报

    吉利销量和净利润的同比激增,成为上半年自主品牌中的少有现象。在整体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众多自主品牌无论是在销量表现还是盈利水平上都表现出纷纷下跌的颓势。而吉利却一如既往地摘取优异的成绩,吉利有着什么秘诀呢?

    事实上,在过去三年间,无论遭遇车市大年或是小年,吉利的净利润总是同比暴涨。从微观层面来看,这主要得益于吉利在终端销量市场上的良好表现,而从宏观角度来看,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得益于吉利对品牌、车型、市场等方方面面的整体把关布局。

    2014年,吉利发布“一个吉利”战略,在一个吉利战略落地的三年间,吉利“赌”对了市场并减少了内耗,销量数据迅速回升,企业利润扭亏为盈。2016年年底,吉利再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发展计划,提出了“20200战略”。

    彼时,中国的SUV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同比增速远超轿车市场。而吉利却在2016年提出:未来四年吉利汽车集团将推出超过30款全新产品,产品将涉及轿车、跨界车、SUV、MPV各品类,覆盖从A0到B级的各细分市场,以满足不同的市场定位及需求。

    这种“不偏科”的深度布局让其在SUV市场失速的2018年,形成了绝对的利好优势。上半年的各个细分市场中,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原本大热的SUV市场增速突然放缓,6月更是首次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相反地,轿车市场却表现出了超越SUV市场的同比增速。

    此前押注在SUV市场的车企销量应声下跌,而吉利依靠长期的均衡布局打破了整体市场走低的“魔咒”,吉利的全品牌车型都在助力吉利半年激增成绩的取得。

    其中,博系家族车型上半年累计销量达到159325辆,6月份销量为27226辆,其中博越前半年实现了139088辆的销量成绩;帝豪家族则以接近29万辆的成绩收官上半年,其中吉利帝豪上半年累计销量128008辆,帝豪GL实现77010辆,吉利帝豪GS则突破了8万辆,实现82584辆的好成绩;远景家族前半年实现260552辆销量,其中全新远景实现82291辆。

    此外,领克品牌上半年同样表现抢眼,前6个月实现46252辆成绩,领克01六月份销量继续逼近万辆,达到了9247辆。

    角力下半场余力几何?

    不过,上半年如吉利一样“幸运”的企业不在多数,销量的下滑以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大多数企业的半年财报并不好看。

    其中,在销量表现上稳居“自主一哥”位置的长安汽车,却在年中财务报表上遇到了麻烦。根据长安公布的《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18年上半年长安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达到15亿-17亿,同比去年的46.2亿下降了63.21%-67.54%。

财报,自主车企财报,吉利财报,海马财报

    对于半年净利润同比暴跌的原因,长安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其原因在于尽管公司自主乘用车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但来源于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大幅下降,致使公司半年度业绩同比较大幅度下降。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长安福特上半年业绩表现欠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福特在华共交付400,443辆汽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5%,此次降幅或为福特自2001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最大值。

    不过长安的发展依然后劲十足。即便销量有所下滑,其也牢牢占据“自主一哥”的位置。此外,长安还根据目前车市的发展趋势推出了“香格里拉计划”、“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战略”并重组旗下品牌架构,未来将打造新建中高端乘用车、长安乘用车、欧尚汽车、凯程汽车由高到低四大品牌,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层级客户……

    而近几年因销量下滑逐渐被边缘化的车企在上半年车市的“凄风冷雨”中,抵抗力几乎就要耗尽。根据海马汽车公布的《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海马亏损2.4亿-3.2亿,相比于去年同期盈利2437万,下降了1084.82%-1413%。海马给出的上半年业绩变动原因是销量同比大幅下降导致业绩大幅下降。

财报,自主车企财报,吉利财报,海马财报

    海马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海马销量仅为5623辆,同比下降33.95%,上半年销量也仅仅达到4.14万辆,同比下降42.31%。这意味着,海马上半年整体销量不及某些品牌一款车型的月度销量。

    如此的销量成绩与亏损的业绩让海马在自主品牌中的“存在感”越来越低,甚至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此时,与海马一起“落难”的还有一汽夏利。

    今年上半年一汽夏利的亏损在继续,根据一汽夏利《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上半年的亏损已经达到6亿-6.7亿。一汽夏利给出的业绩变动原因说明是,公司在报告期内推出了新的骏派A50轿车,骏派CX65跨界两厢车,尚处在市场推广期,销量和预期目标存在差距,产品盈利能力较弱。

财报,自主车企财报,吉利财报,海马财报

    汽车头条APP发现一汽夏利半年财报预告中所提的两款车型骏派A50轿车、骏派CX65跨界事实上是一汽夏利的主力车型,骏派系列车型6月份销量达到1244辆,占整体销量的95.39%。主力车型表现尚且如此,可见夏利品牌夏利系列、威系列车型的销量如何惨淡。

    上半年在自主战场上草草收场的海马和一汽夏利们,在竞争激烈、高手林立的自主战场上似乎已经没有了还手之力。他们未来的发展之路会是怎样的,已经很难用对待如吉利、长城、长安这样的主流自主品牌的态度来预测,如何发展已经不被纳入讨论,如何生存才是燃眉之急。

    或许,下半年的车市环境会有所好转,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已经在上半年打好基础的自主车企才有更大的几率最终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