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异味”引工信部关注,清查车企“绿色”账本
汽车头条 发布于 | 2018-03-29
0
96

头条现场头图.jpg

3月28日,2018中国车用材料(西青)国际论坛在天津召开。本次会议以“材智创新 绿塑未来”作为年度主题,意在共同探讨汽车行业绿色发展之路。

会议现场,中汽中心——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宣告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节能处处长尤勇表示:“绿色发展是当今全球共同的一个价值取向,工业绿色发展在当前更为重要。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工业体量非常大,对环境也带来一定影响。”

基于此,2016年9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组织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的通知》,提出培育一批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评价中心在第二批名单当中,中汽中心成功获批,成为汽车行业首家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

随后,中汽中心副总经理吴志新(上图右二)对评价中心未来将要开展的重要工作做出介绍:

1、建立权威汽车评价平台

第一方面,开展汽车绿色设计产品相关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制定工作,鼓励企业提升绿色设计能力,开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产品。

第二,绿色工厂方面,评价中心围绕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和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环境绩效六个方面综合评价要求,指导企业进一步提升我国汽车企业绿色制造的技术水平。

第三方面,绿色园区建设,围绕着能源利用绿色化、资源利用绿色化、基础设施绿色化、产业绿色化、生态环境绿色化、运营管理绿色化六个方面,提高园区的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

2.夯实基础研究能力,其中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中国汽车碳排放能源评价。意在识别真正的具有碳排放减排潜力的新能源汽车,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绿色发展。

其二,绿色选材。开展车用材料性能研究,重点围绕着腐蚀性能、DVOC材料、轻量化节能三个方面,提升产品综合性能。

其三,资源再利用。积极研究报废汽车精细化拆解技术规范,回收再利用的技术规范,探索建立权威的汽车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体系。

其四,产品节能竞争力。引导社会绿色消费文化,搭建动力性、经济性与实用性综合评价模型,对汽车产品节能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

其五,中国汽车绿色发展指数。用以衡量中国汽车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程度的指标,以量化的方式来评价汽车行业的绿色发展水平,提高企业环境信息的透明度。

3.积极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为促进自我能力的提升及绿色产品品牌走向世界,加快我国汽车产业绿色发展的步伐。

综合看来,评价中心通过科学评测体系产生的结果,将是衡量各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差异的重要标尺。与双积分政策相似,若不能在这套评测体系中取得相对优异的成绩,虽不会面临有关部门的直接罚款,但其中的利益损失却难以逃避。

于广大汽车消费者而言,各权威机构对汽车产品的评测数据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参考意义。拥有C-NCAP的碰撞成绩,我们便能直观比较多款车型的安全性能差异;拥有专业汽车评测机构的结果,我们便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每款车型的众多优劣。

如今,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的成立,则是为消费者再次提供了一种数据参考,并以浅显易懂的“竞争力”、“绿色发展指数”的量化形式呈现。  

然而,相比碰撞安全、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等指标,“工业节能”、“绿色发展”的评定显然更加“感性”,即使拥有完善、科学的评测体系,似乎也难以将汽车工业这一庞大体系中的所有评测项目客观、精准地量化。由此看来,在推动汽车行业绿色发展矢志不渝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评测体系,似乎仍然需要长时间的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