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近百年汽车品牌以全新的面貌进入中国市场,经过第一年的起步期,第二年可谓经历了阵痛期,宝沃BX5在2017全年销售17,414辆,宝沃BX7为26,966辆,整个宝沃品牌仅4.4万辆,销量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
进入2018年,宝沃意识到问题后,宣布由内到外全面降低运营成本谋求生存。
宝沃汽车集团提出2018年费用过程管控目标与要求,要求集团上上下下实行全面的成本费用管控,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提升员工节能降耗意识。从字面上来看,这是公司控制成本费用的做法,能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减少浪费,但是否也意味着“降低员工工资、新车减配”的现象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在费用降低目标一栏,明确指出“人工成本总额降低10%”、“研发和管理费用总额降低10%”、“单台运输成本降低10%”、“单台制造费用降低10%”以及“销售费用总额降低5%”。
意味着在原有预算的基础之上,在各项标准中基本减少了1/10的费用预算总额,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费用预算,包括了人工成本和制造成本,势必会造成一些运营上的影响。
时光倒回到一年多前,在2016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一个“德系”汽车品牌以高傲豪华的姿态高调出场。是的,这个品牌就是宝沃,曾经无比辉煌的它正式宣布回归,但并不在德国,而是中国,福田汽车收购宝沃品牌后将其扎根中国,以中国市场为主要阵地,未来再打回德国市场。
宝沃出现之后,大肆宣传“德系血统”、“德系同门四兄弟BBBBA”、“源于1919”等,不管宝沃怎么宣传,市场自然会做出公平的判罚,北汽福田“借尸还魂”的品牌究竟会走多远,除了看广告,还得还疗效。
以豪华品牌回归的宝沃,BX7和BX5两款车型的定价都比较高。BX7起初还是较为成功,单月接近6000台,对于一个在中国属于新品牌来说是相当不错的成绩。到现时为止,BX7已经快守不住2000辆的水平线,销量一降再降。而宝沃BX5的销量更为惨淡,月销量仅仅千余台。
处于低潮阶段的宝沃,包括宝沃汽车集团副总裁兼营销公司总经理贾亚权在内的3大高层相继离职。在营销工作需要作出改变,一个月前曾任东风日产营销职位的杨嵩出任宝沃集团首席运营官兼销售公司总经理,其说到:“品牌、营销、渠道这些事情,只要我们花力气的话,相对容易改变一些”。
今年,宝沃将推出轿跑SUV车型BX6。
宝沃BX5/BX7的产品力并不差,加上品牌形象较好,但由于过高的定价,以及恶心的营销宣传形成过分的标榜自己,成为阻碍发展的绊脚石。在没有巨大销量产生利润的情况下,宝沃又怎样去开发更好的新产品,支持运营成本,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也是宝沃急需解决的问题。宝沃选择从源头解决,全面降低成本,难道这就是宝沃的求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