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零部件制造问题频出暴露了什么?
中国汽车报网 发布于 | 2017-12-25
0
126

近日,东丽产品数据造假涉及的13家企业陆续浮出水面,其中不少与汽车领域相关。

此前,日本东丽株式会社子公司东丽HC(Torayhybridcode)主动曝出材料数据造假丑闻。据悉,2008年4月至2016年7月,东丽HC的两名品质保证室室长在制作检查成绩书时,将轮胎补强剂、涤纶工业丝等产品的检查数据,篡改为符合客户要求的数值。虽然2016年10月起,东丽已完善品质保证体制,但其造假事件共计149件,涉及产品已销往13家公司,且流入中国市场。

从高田气囊、到神户制钢、再到三菱材料和东丽HC,这些企业的重要客户都在汽车行业。日本零部件制造丑闻频出,到底暴露出什么更深层次的问题?

■数据造假再度波及汽车业

接受东丽数据造假产品供货的13家客户,包括普利司通、住友橡胶、优科豪马、东洋轮胎、韩泰、锦湖、耐克森等日韩企业。业内专家称,数据造假涉及的涤纶工业丝主要用于制造汽车轮胎内衬帘布,日本所有轮胎企业使用的涤纶工业丝,均为东丽HC生产。

另据央视报道,东丽数据造假涉及的产品已流入中国市场。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理事长张洪民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说:“国内轮胎制造商多采购欧美企业及兴达等本土企业生产的涤纶工业丝,与日本东丽合作的极少,但不排除中国市场存在东丽数据造假涉及产品的可能性。”

据了解,东丽正准备聘请外部专家组成调查委员会,最快将于年内查明数据造假情况。迫于舆论压力,丰田合成、普利司通、横滨橡胶、住友橡胶等多家日本轮胎企业纷纷表示,由于违规行为长期存在,将加紧锁定对象产品并确认其安全性。

11月16日,普利司通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将在中国主动召回普利司通旗下品牌耐驰客部分规格的轮胎,合计225511条。召回原因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强度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在低气压等情况下持续使用、轮胎发生过度变形的情况下,轮胎内部的胎体帘布局部可能断裂,严重时会造成轮胎漏气,存在安全隐患。

部分业内人士猜测,普利司通的召回或与其使用东丽数据造假产品有关。而此次数据造假丑闻是否会引发轮胎企业的大规模召回,目前还无法确定。

  ■上游企业的问题无法防范?

长期以来,作为日本制造业的龙头和脸面,日本汽车零部件都是以精工制造、品质可靠著称。诞生于日本汽车工业崛起过程中的精益生产方式,更被视为现代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学习、取经的对象。

张洪民告诉记者:“我们听到一连串的消息后非常震惊,毕竟一直以来日本制造在国人心中有很高的地位。这些事件大大损害了日本制造的既有形象,应该说日本制造已走下神坛。”

“数据造假牵扯的企业很多都是跨国巨头,以普利司通为例,其年销量世界排名第一,产品覆盖全球。”一位中国本土轮胎企业负责人认为,数据造假虽然号称不会对产品质量造成致命性影响,但这个行为本身还是有损日本零部件供应商的品牌价值。

业内专家认为,日本零部件制造频繁曝出数据造假丑闻,促使人们开始思考供应商管控的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顾问杜芳慈提出,在产品研发上,整零协同开发、制定更加合理的产品质量标准等,都能在一定程度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一定要重视产品质量,同时加严对产品质量的管控,设立纠错机制。”不过,他也表示,整车企业都有自己的零部件采购管控体系,零部件企业采购原材料时也有一套质量标准,但对于上游材料行业有时会力不从心,毕竟隔行如隔山。

 ■急功近利不可取

日本制造业频繁曝出数据造假事件,这可能与其时代危机感加剧有关。

“日本人口多、资源少,一直以来,他们的观念都是只有努力拼搏才能生存,所以日本民族追求极致的精神被世人称道。日本的一些产品堪称质量标杆,比如汽车排放检测仪器,美国等国都要购买日本的。”杜芳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年,中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很多产品世界销量第一,产品质量也正在追赶先进水平,日本产品的性价比渐渐失去优势。此外,日本在创新方面相对不足,比如很多老字号的企业被时代淘汰,所以包括零部件业在内的日本工业界普遍有危机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制动器委员会高级顾问、原秘书长顾一凡也表示:“日本汽车以经济型为主,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同时日本企业又面临韩国、中国等新兴力量的竞争,无形中巨大的压力不断传导至上游供应商。”据记者了解,不少日本汽车与零部件企业迫于市场压力,都希望拓展更多的外部市场,但日本汽车制造业以往一直是垂直一体化的供应体系,整车零部件企业之间非常有默契,在利益联结的同时又受限于这种关系。“无论什么原因,日本汽车零部件行业在供应链管理上已暴露出问题。”顾一凡说。

“数据造假是普遍现象”、“不造假怎么赚钱”,在日本制造业及德国汽车行业曝出数据造假事件的当下,记者发现国内业界人士似乎对这种行为习以为常、甚至抱有某种“宽容”的态度。张为民对记者说,日本制造业频频曝出丑闻,正好给了中国制造“弯道超车”的好时机,但同时也警醒国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不正当手段保持品牌领先地位及抢占市场份额,都是不可取的,最终很可能要为之付出高昂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