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A全球寻求买家,中国车企报价,长城汽车承认对Jeep“有意”,但又遭FCA否认……在此之前,高田宣布破产之后被国内均胜电子收购,吉利并购宝腾汽车拿下莲花品牌,日产汽车同意将其电池业务出售给中国投资公司金沙江资本。在欧美市场低迷的背景之下,今年来,中国车企的海外并购日趋活跃。值得关注的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核心技术也成为中国资本海外并购的主要“猎物”,且成功率相当高。
零部件企业收购动作频频
德勤发布的报告显示,自2013年起的三年中,中国品牌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已完成海外并购交易共计60宗,涉及金额1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0亿以上。零部件企业是海外收购的主力军,涉及交易在交易总量和总额方面分别占比超出七成和八成以上,标的主要分布在欧美国家。
广汽研究院一研发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汽车主机厂的研发创新正在迎头赶上,全面缩短与跨国车企的差距,连带着对零配件供应商提出更高的要求。汽车零配件供应商需要提升创新技术能力,以跟上步伐,但由于自主研发需要较高的成本和时间且存在一定的风险,于是选择以海外并购的方式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记者采访发现,与整车企业的谨慎不同,部分国内汽车零部件巨头早已活跃于海外并购市场。2010年,中国北京太平洋世纪汽车有限公司用4.2亿美元拥有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旗下全球转向与传动业务NEXTEER100%股权。201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中信戴卡收购德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凯世曼,耗资2.58亿欧元。同年,中国均胜投资集团收购德国普瑞有限公司74.9%的股份。2015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收购美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瀚德汽业100%股权。
核心技术成海外并购焦点
从增长趋势来看,今年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和规模在不断增长。德勤报告指出,现如今中国车企海外并购主要是通过大公司参股的方式和收购零部件企业为主,相比以往,方式更加的灵活。中国汽车企业在德美两个汽车制造强国发起的跨境并购项目已占总体交易近四成,而两国的并购目标均为零部件企业。
随着德国车企“垄断门”的持续发酵,欧洲车市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动荡,预计这种状况将持续一段时间。不过,遭遇困难和资金压力的欧洲车企并非“停业大甩卖”,优质资产和核心技术还是牢牢掌握在手中。
对于海外并购,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发出警示,“汽车企业的收购对象应当以国外高端品牌为主来获取最大价值,而不是用低价‘捡破烂’。”因此,像中国人在海外血拼的目标从最开始“啥都惦记”到现在专攻奢侈品一样,中国车企接下来海外并购应该有所取舍,不仅如此,除了寻求完全的并购之外,中国车企还应该更加务实一些,通过参股、合作开发产品以及技术等方式多管齐下。
据悉,包括北汽、广汽、上汽在内的国企高管曾公开表示:现如今的海外并购要购买知识产权和全套技术,对自主创新有帮助,对中国品牌实现“品牌向上”有帮助,能提升队伍水平和能力。
整车并购效果不佳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收购一家海外企业,解决历史包袱和文化差异,并进一步拓展原企业的全球市场和渠道,道阻且长,并不是每个车企都能挺过去。普遍认为,截至目前为止,在整车领域,海外并购较为成功只有吉利并购沃尔沃和东风入股PSA两起,其他难言成功。
并购整车企业为何困难重重?据了解,首先企业走到被并购这一地步,已非顶级的一流车企,难以借助其品牌来提升自身形象。即便并购回来,要将整车平台技术跟现有的技术进行融合,也是困难重重。同时,并购海外整车企业风险远比想象的要大,那并不是简单收购整车凭条和技术,还涉及到管理、员工保障、债务以及文化融合等。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之后,尝到甜头,此次出手收购宝腾,是近两来为数不多的并购海外整车企业。
因此,真正值得抄底反倒是具有核心技术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尤其是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箱),以及新能源核心技术,如电池技术等。将核心技术搭载在现有车型和平台上,就能快速实现技术融合和商品化。